中國人自古就偏愛墻,國家有萬里長城,城市有城墻,園林有花墻,民居有四合院。不同的墻長短、高低、曲直不同,又以分隔、屏蔽、穿透、延伸等方式展現,千姿百態,景象紛呈,是建筑中的“百搭理想型”。
從“墻”到“文化墻”,寄托的是不同文化語意的需要。隨著素質教育如火如荼地推進,學校在傳授文化知識的同時,也愈加關注對學生文化素養和人文氣質的培養,校園文化墻設計也因此成為學校文化建設中不可缺少的一環。
不論是門廳、走廊等公共區域的墻面,還是建筑外墻,學校文化墻逐漸擁有多樣化的呈現方式,也學會了“開口說話”。不僅能優化育人環境,營造良好的育人氛圍,也能彰顯一所學校濃郁的文化積淀和歷史底蘊。
而伴隨著 “未來學校”的興起,“以人為本、以學為中心”的教育模式使得學校空間建設呈現出異質和文化特點,文化墻的建設邏輯也應適時而變。無論是教育設計師還是學校辦學者,都應該思考和探索如何將文化墻的價值發揮到最大,又如何去支持與體現未來學習文化。以下山東(濟南)銳尚設計來分享幾種不同類型的校園文化墻設計。
1.理念文化墻
辦學理念,是一所學校的文化核心,也是一種面向社會的精神標志,將其呈現于校園顯眼處的墻面,對師生而言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滲透。但理念類的文化墻設計,并不是生硬地撰寫文字口號,而應巧妙地與文化理念融合,為校園文化建設“代言”。
保定市前衛路小學百樓分校的文化墻以學校核心表達“一粒種子就是一個世界”為主題,將種子填入其中,形成學校獨有的種子墻,讓孩子們可以直觀地感受到種子的存在,體會生命的意義。這些種子都是收集的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植被種子,結合24節氣的順序進行排列,也讓孩子們進一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。
2.互動文化墻
靈活的學習空間能夠促進師生互動,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,未來文化墻也應向靈活轉變,提高趣味互動性。或是利用多媒體互動,或是在墻面上涂鴉拼圖,多樣的互動裝置可以讓原本生硬的墻體鮮活生動起來。
天津英華國際學校設計的“一帶一路互動墻“,就將樂高拼圖和世界地圖結合,搭配各色的樂高小塊兒,拼建出一帶一路核心戰略國家。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學生都能參與樂高墻的制作,為學生創造出趣味豐富、宜于思考和探索的墻壁文化環境,激活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。
3.特色文化墻
在校園文化墻的設計中,結合圖文內容以及教師課研成果,展示學校課程特色,融入當地的社會人文或自然生態等特色。可以突出學校豐富的主題活動,增強師生歸屬感,也讓家長、來訪者可以實時了解學校的活動開展情況。
校園文化墻設計就是一種環境育人的方式。無聲的墻壁飽含著知識營養,能使有限的空間發揮無限的作用,讓整個校園成為一本“活”的教科書,潛移默化地影響和啟迪學生,陶冶學生的美好情操,營造濃郁的文化氛圍。
